长线股票交易所,投资者真想要吗?

1970-01-01 08:00:00 股票问答 5次阅读 投稿:佚名

长线股票交易所,投资者真想要吗?

两年前,硅谷创业专家埃里克·里斯(Eric Ries)酝酿了一个计划,要将他最大胆的构思之一付诸实施,那就是成立“长期证券交易所”(Long-TermStock Exchange)。他最早是在2011年出版的畅销书《精益创业》(The Lean Startup)的后记里提到这个想法的,其宗旨是想解决投资人缺乏远见的问题,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每每被这个问题搞得焦头烂额。这些年里,他起草了该交易所的相关规则,比如:对于在此上市的公司,股东持股时间越长,得到的投票权越多;上市公司不得把高管的薪酬与季度盈利挂钩。不过,目前看来,华尔街短时间内还不会接受这样一家更耐心的股市。

与奉行“迅速行动,破除成规”的科技业相比,人们对股票交易所的态度更倾向于“不辞辛苦、缓慢前行,务必保证平安无事。”长期证券交易所目前还没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设立交易所的申请,不过,通过与IEX Group经营的小型交易所达成的合作,它已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了一步。一直以来,里斯不仅要面对华尔街老牌交易所的质疑,科技界对他这个想法也没什么信心。“硅谷的人认为,这方面不可能有什么改变,”里斯说,“在他们看来,相比之下,发现时空穿梭的可能性更大些。”

前不久,长期证券交易所搬到了旧金山的一处办公室,属于之前租户的霓虹色沙发和转椅被他们留了下来。三月份的一天,办公室里看上去光秃秃的,唯一的装饰是数本里斯最新出版的《创业之道》(The Startup Way)。这是一本指导大公司像斗志旺盛的初创公司一样思考问题的书。里斯说,长期证券交易所的计划眼下更像是一种观念,而不是具体的业务。里斯说话的时候很注意拿捏节奏,他应该是很擅长吸引听众全神贯注于他的PPT。“这个项目会花很长时间,”他说,“只能如此。”

里斯曾参与推广“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概念,它指的是先迅速以低成本向市场推出创新产品,后续再加以改善。不过,这一概念在交易所这类“产品”身上却没法应用,因为,长期证券交易所模式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而且,这个过程动辄需要一年以上时间,以便进行监管调查及征求公众意见。

按照设想,长期证券交易所应该成为企业和投资者能更好地进行沟通的地方。里斯认为,企业在这里上市应该支付更高的费用,不过他没有透露具体支付多少。相比之下,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纳斯达克(Nasdaq)这样的大型交易所对企业要收取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上市费用。某些市场因素或许跟他的想法有冲突,比如,在资产管理公司中间,量化选股的方式越来越盛行。资本市场研究公司Tabb Group创始人拉里·泰伯(Larry Tabb)指出,资产管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沟通越来越少。“以前,投资者大多会觉得,‘我曾经当面见过上市公司的CEO和管理团队,我觉得可以信任他们,’”泰伯说,“但现在,投资者更多的是想,‘伙计,让我看数据吧,’而一旦数据变动对他们不利,他们立刻就会跑掉。”从一定程度上讲,设立长期证券交易所正是为了让上市公司避开这样的交易方。但是,如果里斯试图向投资者奉上的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呢……

声明:股海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