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动态还是静态

2022-11-07 12:00:11 股票技巧 12次阅读 投稿:佚名

投资与投机,理性与感情

今天,投资已经是个意义不那么明确的词汇了。任何一个花钱买入股票的人都会被冠以投资者的称号。但价值投资中其实一直都对“投资”与“投机”有明确的区分。很多国内股民都愿意声称自己是在做投资而不是投机,自已看中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等等。如果可以,笔者希望这种自以为是的闹剧可以不再发生。

市盈率:动态还是静态

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原理与技巧》第一卷用了整整第四章的篇幅来阐述这个问题。此后很多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书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到这个观点。“投资活动是指根据透彻的分析,预示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的活动。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活动都是投机。”有几个混迹于营业部的股民做到了“透彻的分析”?笔者就曾经看到过连每股收益和每股营业收人都分不清的阿姨在痛苦的看着报表。说实话,这真的算不上是投资。而更让笔者觉得无奈的是,即便看懂了这些的人也无法给出合理价值的境地似乎把所有人都排除在了“投资”的门外。突然间,懂不懂、懂多少都不重要了,真是讽刺啊。所以,与其他灌输价值投资理念的书不同,笔者根本就不在乎这里投资与投机的区别。那些标榜自己是在投资的人只不过是把不确定性问题用盲目自信包裹起来进而催眠自已而已。本章的叙述思路整体上就是为了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但理性与感情却不一样。从一些并购的案例可以发现,巴菲特在投资过程中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冷酷的为股东利益服务的机器。这在金融市场里是理所当然的,不这么做才有些奇怪。可奇怪的事就会发生在我们的A股。如果在市场中足够久,一定会记得5.12汶川大地震事件。A股市场出现了一轮如火如茶的“支持灾区重建,不卖四川股”的活动。,这个时候出现的讲政治简直是空前的统一,然而这一切能算得上价值投资?灾区重建概念也就罢了,尽管很难想象地方政府会允许区域内企业大发国难财,而捐出去的款到底对捐款公司的价值有无损害也没人在意。但连受灾严重的上市公司走势依然强劲就彻底在价值层面说不过去了吧。地震利空这么明显的事都能走出利好的结果,这着实是让那些喊着价值投资的人值得记住的一件事。旧事重提,并不是因为反对托市,实际上在第一章里笔者的观点就已经很明确了一破坏利益共享的格局对任何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没有好处一政府要让这个市场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在市场过热的时候打压,市场需要呵护的时候给予政策。但只要读者暂时能放弃无聊的“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两分钟,不漫天联想、上纲上线的偷换“价值投资”概念,那维护市场稳定跟价值投资就可以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这件感情上顺理成章的事也确实对所谓.的价值投资嘲讽了一番。

市盈率:动态还是静态

投资者一定不会对市盈率这个概念感到陌生。财经资讯上天天会有人出来谈论个股或市场的市盈率水平。而一个小问题是“究竟应该用动态市盈率还是静态市盈率?”笔者建议还是应该用静态市盈率。彼得·林奇在《成功投资》一书中使用的是静态市盈率概念。而且参考这些价值投资大师们对于分析师的态度也能得到佐证。例如,林奇曾指出热]股RossPerot的EDS公司高达500倍的市盈率不合理,而更为让其吃惊的是分析师竟然在报告中认为合理的估值应该达到1000倍。动态市盈率因为融入了分析师对于增长的预期,所以其可信程度要打个折扣。2007年A股股指的静态市

盈率达到70多倍,显然超出30-40倍所谓的合理水平。于是媒体中动态市盈率大规模走到前台,考虑到增长因素A股终于又不贵了,讽刺的是第二年次贷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超出了预期",潜台词是“这事也不能赖我”。就凭这件事和分析师的这种忘性,个人投资者也应该使用静态市盈率。实际上,研究所层面也有不同声音。笔者曾参加过某券商研究所数量化团队组织的小范围讨论,其研究员也表达了对动态市盈率的不信任。而央视财经频道一次对樊纲的采访,其引用的市盈率数值也能看出来采用的是静态法。静态市盈率已经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了,尤其是TM法:已经可以把盈利水平压缩到报表间隔而不是年度值,究竟还有怎样的必要让个人投资者非为这种会受到市场影响的动态市盈率买单是笔者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的一个问题。在一个屡次证明分析师意义有限的市场环境下又多一个“证明分析师价值的手段”,这到底算是什么畸形结构呢?

历史、未来与模式的延续

不要以为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的思维就可以摆脱历史数据的束缚。格雷厄姆就曾经在《证券分析》一书中指出:“价值分析的有效假定是,过去的记录至少能对未来提供大致的指导。这一假定越是有问题,价值分析就越不那么有价值。因此,这种方法在应用于优先证券时要比应用于普通股更实用;用于分析具有内在稳定特性的企业要比用于分析有可能发生很大变化的企业更有用。总而言之,在相当正常的一般条件下运用这项技术,要比在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根本性变化的时期运用这项技术更为有益。”

这段话什么意思?至少笔者可以看出“历史数据和对于未来的估计两者关系紧密,不宜分开。”回忆一下商学院的教授讲估值时建议的“看看过去5年的历史数据,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充分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预估”的建议就会明白,这里暗含的假设是发掘已有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可不是天马行空的拍脑袋瞎猜。这个教诲也不是什么新事物,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第七章也有涉及。只是今天我们的价值分析手段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而已。可既然我们把它抽象到了已有数据模式的延续,是否这可以作为其他分析手段的基本依托呢?笔者看不出任何的不妥。于是基于模式识别的分析手段似乎也不必遭到过多的非议。

“中国式价值投资”才是正途?!

个人来说,笔者喜欢李驰的风格。不在于他的那本《中国式价值投资》请到哪个大人物写序言,也不在于他能在2007年下半年的高峰全身而退,次年下半年又进场抄底。而是他敢于有选择、因地制宜的吸取大师的营养。觉得彼得·林奇的PEG有用就作为“我的秘密武器”,觉得彼得·林奇说择时问题没用就忽略。而且其也能找到大师的言行加以佐证。至于其表现是否真能持久打败指数,在笔者看来已经不重要了。笔者愚以为这才是学习的真谛。结合自身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选择的接受知识才是正常的态度。尤其是投资这种根本没有标准答案的行为,这么做的意义简直是肤浅得不言自明。

虽然笔者推崇这种学习方式,但一个伴生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我们怎么知道大师的哪条建议有用,哪条是没用的?实际上,历史检验是唯一方法。费思的“海龟交易法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这个问题。脱离实际的唱高调就是一派胡言。大师的建议如果是真实的,那也是经过历史操盘得到的真知灼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者都面临一样的尴尬。这和是否处在图表的最右端道理类似。我们都必须假设某种学来的有用知识、操作的逻辑会在明天延续。

到了这里,“中国式”的任何东西都是有道理的。说择时问题是价值投资,那就是好了。价值投资本来就可以多种方式解释,没什么固定模式。PEG是个什么东西?李驰说的好:“小学算术”。就这么个水平的东西,还嘲笑人家算移动平均线的?省省吧!能经得起检验的方法用就是了。尤其是我们不需要考虑个大众喜欢的名字来贩卖产品的时候更是如此。笔者就碰到过有行业研究员分析一个盈利能力不强的上市公司,因为三网融合的概念就写推荐的事。背后的逻辑竟然是:“之前不好都值这个价,这有好消息还不得……”这都可以当报告写,价值投资到底在大家嘴里是个什么玩意儿?有这样的推动力,同涨同跌的现象能消失简直是奇迹!李驰说的有道理,哪天“二八现象”能当正面词汇出现在媒体中,或许这才能算作正常吧。但笔者一点都不想把希望寄托在奇迹会发生上。如果读者抱着点幻想才能有安全感,那就如此吧。这就像要从有“物品依赖”倾向的小孩手里拿走寄托一样残忍。正常人都会等小孩自己长大!

声明:股海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