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换手率越高越好?如何从换手率看基金的投资风格

2022-12-13 17:25:07 股票技巧 10次阅读 投稿:佚名

基民们最关心的就是什么是好基金?怎么能选出来好基金?

有人说业绩好、能赚钱的基金是好基金,投资不就是为了赚钱嘛。但是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处在资本市场的大环境中,基金净值势必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小安想说,客官们挑选基金时,在考虑历史业绩之外,也要看一下在市场风格切换时,基金经理是否能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这个也很重要。

昨天小安在《今年以来业绩进入前5%的秘诀?个股集中、行业分散、不追热点》中重点分析了个股集中、行业分散,其中也有提到,“长安鑫富领先”(001657)就是一只始终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把握公司基本面业绩增长,坚持价值投资逻辑,不盲从市场热点的基金。因此在今年市场风格切换频繁的行情中,没有迷失投资风格,没有错过投资良机,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

说到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基金的投资理念,其实有一个指标可以略窥一二,那就是“基金换手率”,今天小安跟大家聊聊它。

什么是基金换手率?

基金换手率,是反映基金股票交易频繁程度的指标。用于衡量基金投资组合变化的频率以及基金经理持有股票平均时间的长短。

什么是基金换手率?

基金换手率高低意味着什么?

换手率高意味着交易成本较高

基金换手率高,表明该基金进行股票交易比较频繁,经常性卖出买入股票,即经常对股票调仓。我们都知道买卖股票有交易费用产生,因此频繁买卖股票会带来交易成本的上升。

换手率高低体现了不同的投资风格

“基金换手率”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一般来说,基金换手率越高,说明基金经理倾向于波段操作,交易次数较为频繁;基金换手率越低,就说明基金经理倾向于长期持股、价值投资,希望分享企业长期成长带来的收益。

换手率高低与基金业绩无显著相关性

数据显示,换手率的高低与基金业绩并无显著的相关性。(数据来源:牛熊交易室,聚源金融终端数据)换手率高说明基金经理在频繁地调整持仓,为什么会频繁地调整,是否觉得之前的持仓不够好才会调整。当然,调仓也不是不好,像一些做波段、追热点的也是一种投资风格。

公募基金平均换手率如何?

根据东方财富报道显示,我国公募基金的平均换手率大概是400%左右,差不多三个月左右换一次。而同期美国公募基金公司换手率不到50%。

究其原因,海外投资理念较为成熟,公募基金大多以基本面投资为主,以价格投资、买入持有策略为主线,我国则是以趋势性短期投资为主线。但从长远来看,未来还是以长线基本面投资作为主线的时代。

通过换手率检验投资理念?

由于只能在基金的年报和半年报中看到股票交易金额,因此只能计算出基金半年度和年度换手率,虽然频次较低,但该指标,也可一窥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

下面以“长安鑫富领先”(001657)为例说明一下。

小安之前在多篇微信中提到鑫富领先基金的投资理念是追求“长期、稳健、增值”。始终坚持价值投资,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期待分享企业长期发展成果。

按照如上投资理念,那”长安鑫富领先”的换手率应该较低,是这样吗?

根据前文公式粗略计算,长安鑫富领先的年度换手率约为85%,远低于同行的400%平均换手率,在同类1409只基金中排名74。

(数据来源:WIND资讯,截至时间20171231,长安基金加工整理。同类排名比较基准:wind-开放式基金分类-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基金。)

可见,长安鑫富领先的换手率的确较低,远低于同行平均值,也间接验证了它的确是一只坚守“长期、稳健、增值”投资理念、风格不漂移的基金。

那它的业绩如何呢?长安鑫富领先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出色业绩,成立以来收益率51%,同类排名6/1406;年化收益率超38%。

1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8.5.29。同类排名比较基准:wind-开放式基金分类-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50%。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风险提示:本文仅代表长安基金观点,不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也不表明本公司对任何股票做出任何判断或任何倾向意见。长安基金也不保证当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更。投资人应谨慎投资,并根据风险自担的原则,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股海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