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出丑闻的公司股票该抛还是该抄?

2022-10-27 02:30:04 股票问答 1次阅读 投稿:佚名

但彼时巴菲特认为运通的商业模式毫发无伤,运通的竞争优势也并无削弱。

巴菲特问了几个问题:

 1. 运通的核心模式是什么?

答:信用卡发卡,不同于后来其他银行的模式,运通信用卡由运通自己的银行发卡,量少而单价大。

 2. 谁是运通的金主?

持卡消费者,而非银行。 

3. 消费者会负心吗?

不会,你要刷卡消费,当时选择十分有限。

这仨问题圆满闭环之后,巴菲特又做了些调查发现: 

1. 运通信用虽然扫地、洋相虽然狼狈,但涉案的仓储业务并非核心业务。 

2. 运通的旅行支票业务在全球市场占六成份额,定价权极高,收费比谁都贵,处于服务垄断地位。 

3. 运通信用卡业务飞速扩张、所向披靡、客户保持率极高,且每年都在涨价。

最后巴菲特做了草根调研,亲自跑到某餐馆一坐就是一宿,进行肉眼观察。当他发现人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在结账时摸出运通的塑料卡时,他露出了诡秘的笑容:这帮人要么不知道色拉油丑闻,要么根本就TM不care。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运通成就了巴菲特。运通之前,巴菲特是一个激进投资者;运通之后,巴菲特成了现在的巴菲特。

而之于Facebook的数据门丑闻,我们也可以学着巴菲特问三个问题:

 1. Facebook的核心模式是什么?答:广告,98%的收入来源于广告收入。 

2. 谁是Facebook的金主?广告商。

 3. 广告商会负心吗?不会,你既然要做广告,你的选择很有限。

据估算,这两个大头将在2018年承包北美50%以上的数字广告业务——谷歌占37%,Facebook占20%。谷歌与Facebook广告服务差异化极大,谷歌善于关键词定向,Facebook善于人群定向。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投资回报率上,Facebook都是广告商的不二选择。

这仨问题圆满闭环之后,我们又会发现: 

1. Facebook这次虽然千夫所指,但涉案数据源自于2015年Facebook对app开发者提供的服务;而之后Facebook改变了算法,今时今地想以同样的方式获得同样效果,已经不可能。

 2. 很多人认为监管将会出手重击,但从历史来看对于监管的担心从来不曾影响Facebook的用户活跃度——更重要的是,从来不曾影响Facebook的广告业务。

 3. Facebook相比于竞争对手而言超高的人流量,体现了商家在Facebbook上投放广告的意愿强烈。很多人会很自然的想到用户流失。现在全网上都在疯传:“想要保护你的隐私吗?这里是手把手教你删掉Facebook账户。” 但问题是,谁上Facebook是为了保护隐私?我上Facebook就是为了暴露隐私的好不好。

曾经一些公司丑闻沸沸扬扬,但由于这些事件没有摧毁其商业模式,最多就是是凹了个坑或者掉了块肉,养一养就能康复回来。比如BP的漏油门、大众的排气门,许多年后谁还记得?甚至令我们愤怒与泪目的幼儿园虐童门,猜得到结局——几年之后,伊人犹笑。现代人民群众,失忆堪比放屁,梁相宜火不过两个工作日。对,你当然已经忘了梁相宜是谁。但有些危机对商业模式是毁容式的打击,这就不是掉肉,而是截肢,那或许公司真的就交代了。

不过这次关于Facebook的事件,华尔街分析师倒是表示情绪稳定,消息发酵以来8个分析师出了评级:6个买入,1个持有,1个卖出——虽然分析师评级堪比童话故事,但至少反映出华尔街的态度:此事目前来看不会对Facebook的商业模式有几毛钱的影响。当然市场永远无比情绪化,500亿美元的市值就像个屁一样灰飞烟灭。而对于洒家这个看戏的,我只恨为什么Facebook还没有腰斩,我好建仓。

所以一个公司爆出丑闻股票该抛还是该抄,取决于这个公司运营的商业模式,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了解和评估,就Facebook而言,那肯定是抄。

声明:股海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